医院新闻

为什么结石有时疼、有时不疼?不疼就不用管了吗?

来源:石狮现代医院阅读:

石狮现代医院结石科医生:很多人以为泌尿系结石疼起来才可怕,不疼就万事大吉。其实,疼痛与否,并不能准确反映结石病情的轻重。引起剧烈疼痛的结石固然可怕,但那些“沉默不语”的无症状结石,也可能更可怕,它或许在不知不觉中严重损害肾脏功能。

f5c0b6810445fd798527ad7fc10381f

为什么结石有时疼、有时又不疼?

361e935aa76b1752bc84aaef9713cf1

其实,结石引起的疼痛特征与其位置和状态密切相关

1.疼痛发生时:

当肾盂结石较大,但未完全阻塞尿液流出时,可能只引起腰背部的持续性钝痛或隐痛,程度较轻。如结石可以在肾盂内活动,当移动至输出口导致梗阻时,可能引发明显的疼痛,常伴有血尿。

当结石(尤其大小约3-5mm)在输尿管内移动,并造成一定的梗阻,可能会刺激输尿管诱发平滑肌痉挛,从而导致肾绞痛,表现为突发刀绞样、阵发性剧痛,始于腰背部,可向下腹部、腹股沟或会阴部放射常伴有面色苍白、冷汗、恶心呕吐等症状。而当结石卡顿并停留在输尿管较狭窄处时,可能表现为间歇性胀痛。

若结石位于膀胱或尿道,或合并尿路感染,则主要引起尿路刺激症如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,或者引起排尿困难及下腹部胀痛

2. 疼痛缓解或消失时:

若结石体积较小,或位于较偏的肾盏内,未引起明显梗阻或感染,尿液排出相对通畅,可能长期无明显症状

当结石停留在输尿管某个部位,逐步引起梗阻,未引发平滑肌痉挛,疼痛也可能会较轻或消失。

一般,结石移动时痛感会更明显,静止不动时痛感常会缓解或消失。此外,个体痛觉差异也可能影响疼痛感知。

结石不疼,可以不管吗?

0f51c20e2093bdd6e7bd4a62ffb55dd

建议最好是定期复查。“不疼就不用管”是结石患者最常见的误区,也是导致病情发展至更严重的重要原因。一般情况下,无症状的结石往往潜藏着更大的风险:

1.结石持续增大,治疗成本和难度上升

即使无疼痛,结石可能因尿液中晶体持续沉积而逐渐增大。小结石早期可通过药物排石或体外碎石治疗,若拖延至结石增大、梗阻严重,可能需要微创手术如输尿管镜碎石、经皮肾镜碎石,甚至开放手术,费用更高,创伤更大。

2.急性梗阻,可能加重患肾功能损伤 

肾结石可能在运动、体位改变时落入输尿管,卡在输尿管较狭窄部位,引发急性尿路梗阻。

若为单侧梗阻,对侧肾脏功能正常时短期内尿量可无明显减少,但会致单侧肾功能损伤;需要注意的是,当单侧尿路因结石梗阻时,健康的对侧肾脏会进行代偿,这使得血液检查中反映总肾功能的检测指标(如血肌酐),通常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,只是单侧肾功能损害未表现出来。

若为双侧梗阻,多因两侧尿路结石同时被卡堵,或单侧梗阻未处理时另一侧又发生梗阻,可使双侧肾盂压力骤升,短时间内出现少尿或无尿,可导致肾功能急速恶化,表现为机体代谢产物蓄积,水电解质紊乱。

3.结石成感染“温床”,易引发严重并发症

若结石发生梗阻,导致尿液排出不畅,就容易滋生细菌,即便无明显疼痛症状,也可能引发反复或持续的尿路感染。这种感染若未及时控制,可进一步引发肾脏积脓、肾周脓肿等并发症,若细菌或毒素入血,可能发展为脓毒血症,引起感染性休克,危及生命。

4.反复炎症刺激,增加肿瘤风险

结石长期摩擦尿路黏膜,可导致黏膜慢性炎症、息肉增生,甚至诱发尿路恶性肿瘤如肾盂癌、输尿管癌。研究显示,长期存在的结石患者,尿路肿瘤发病率比普通人更高。

5.慢性梗阻,容易造成肾功能不可逆损伤

若结石导致输尿管不完全梗阻,尿液排出受阻,但未引发剧烈疼痛,长期积水会使肾脏压力不断升高,肾实质逐渐变薄,肾功能单位随之减少。这个过程缓慢而隐匿,患者可能毫无察觉。待出现明显症状或体检发现时,肾功能往往已出现受损,甚至完全丧失,最终不得不切除肾脏。同时,肾功能的进行性下降会影响全身代谢产物的排出,还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、高血压、贫血等一系列全身问题。

此外,部分肾结石(如尿酸结石)与代谢紊乱等相关,若不治疗,可能加重全身代谢异常。

因此,若体检发现泌尿系结石,即使无疼痛,也需每3-6个月复查泌尿系B超,观察结石大小、位置及肾脏情况。检查尿常规、肾功能指标,了解感染或肾功能情况。医生会根据患者结石的具体情况进行干预:若结石直径<5mm 且无梗阻,可尝试药物排石,配合多喝水、适度运动,促进排石。若结石直径≥5mm 或存在梗阻、感染,需根据病情选择体外碎石、微创手术等治疗,避免肾功能受损。

推荐阅读更多新闻
推荐专家